虽然5G还没有大规模的商业应用,但是在金融行业内5G的技术应用已经发展的越来越快。
近年来,银行纷纷加入数字化转型的潮流中,持续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5G以其高带宽、低延时、广覆盖的优势,不仅可使网络传输大跨步提速,也将催生整个社会在商业逻辑、系统底层架构方面发生变革。不过,5G技术的场景应用目前仍处在小范围的尝试探索阶段。对银行业来说,将物理网点融入5G元素可以增加客流量日渐式微的银行网点的人气和体验感,但金融业务要大规模应用5G技术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尤其是金融业对安全性要求较高,新技术大规模应用前仍有不少挑战需逐一攻破。
未来5年 银行业“群雄争霸”分水岭
近年来,银行纷纷加入数字化转型大军,持续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和应用。正如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指出,如今所有金融科技公司都与大中型银行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其它银行也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与科技公司在资金筹集、账户开立、支付结算、普惠金融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效果十分显著。“金融科技在中国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行副行长吴富林31日表示,“科技引领”居于中行发展战略之首,对此中行提出“1234”的实施路线,即:一个主轴,打造数字化银行;两大架构,构建集团企业级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三个平台,搭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三大技术平台;四个领域,聚焦业务创新发展、业务科技融合、技术能力建设、科技体制机制转型四大领域。
不论是赶鸭子上架还是主动拥抱,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都是一场不得不做的自我变革。麦肯锡中国金融机构咨询业务负责人曲向军曾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全球银行业正在迈入第四个重大发展阶段——数字化时代。如果数字化冲击如我们预期,且银行不采取任何应对措施,那么全球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现在的8%-9%跌至2025年的5.2%;银行业若能够把握好提升数字化生产力的机遇,则到2025年可捕获3500亿美元的机会。
麦肯锡的报告中也指出金融科技的七大重点投资领域:第一,零售银行,尤其是为零售客户提供数字化的新型银行信贷、信用卡等服务;第二,中小企业金融,包括P2P企业贷款平台、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数字现金管理系统以及贸易融资平台四大业务模式;第三,资本市场业务,主要应用于交易软件、数据分析及投资银行服务;第四,支付,包括移动支付、国际汇兑、移动POS设备以及支付处理四大创新业务模式;第五,财富管理,包括智能投资理财顾问、社会责任投资、众筹以及跨区域投资等新模式;第六,保险科技,涉及车载信息服务、社交整合、物联网及联网设备以及事故预防;第七,基础设施技术与运营,主要应用包括区块链技术、基于大数据的风险管理以及人工智能化的运营推动更便宜、更高效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架构。
“国内的银行也已经开始积极尝试数字化转型,但实践效果喜忧参半。未来5年将是国内银行业群雄争霸的关键分水岭。相信只有那些真正将数字化与创新融入基因的银行,才能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曲向军称。
银行应用5G三大挑战
实际上,5G只是继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后,银行探索应用的另一项技术。尽管已有多家银行对外宣布推出5G网点,但目前仍处于小范围应用的摸索阶段。
“银行多年以前就在进行网点的智能化改造,自助机器等硬件设施的配置并不难,设备程序应用等软件支撑才是关键,尤其是其反应速度和运用的便利程度是客户体验的核心。”北京一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银行网点覆盖5G网络,更多的是利用其宽带提速的性能进行业务信息传输,应用场景并不多。
工行北京分行方面也表示,其在近日推出的首个5G网点,主要是实现网点业务通过高速5G网络承载。在营业网点组建5G网络,将网点业务流量切换至5G,网点柜员办理业务可用带宽提升了10倍以上。
建行相关负责人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银行应用5G技术也存在多方面挑战:首先是技术的成熟度。例如,5G网络切片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尚不成熟,无法评估其对金融行业应用的支持力度。
其次是安全。金融行业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而5G带来的海量数据连接,对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据了解,建行5G无人银行为了保障数据安全,搭建了5G网络专用数据通道,将重要业务加密传输。
最后,在业务方面,目前基于5G技术的应用场景尚在探索中,尤其是要寻找与4G有本质差异的场景,能够提升用户体验的场景,才能保证业务形态的持续发展。
不过,即便“银行+5G”还存在多方面挑战,但确定的是,银行会进一步加大对5G应用的探索。工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透露,该行初步定于年内加速推出一家基于5G技术的无人银行。工行将加快推进5G技术在银行业务领域的应用落地工作,重点研究5G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融合,将5G的三大技术优势与支付、投资、理财、普惠金融等金融服务场景充分结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