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熊资讯 > 正文

工业互联网IIoT本应从“点”开始燎原,工业4.0“凉凉”?

工业4.0“凉凉”了吗?

最近有一篇流传较广的文章《德国工业4.0凉凉后,中国靠5G就能成功实现工业联网吗?》,文中谈到德国提出工业4.0后,推进与建设并不顺利,反而因为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技术障碍和5G的到来,被迫停滞。

该文引用的重要论据是思科在201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文中认为其调查结果显示:有四分之三的德国工厂认为“工业4.0计划”已经失败。

事实果真如此吗?


工业互联网IIoT本应从“点”开始燎原,工业4.0“凉凉”?

实际上,这份名为《物联网价值之旅The Journey to IoT Value》的报告中肯的谈到,60%的物联网项目在概念验证(PoC)阶段,因为安全性、复杂度、数据质量堪忧和互联互通不足等问题停滞不前。

只有26%的企业相信他们拥有一个完全成功的物联网项目。因此,不成功的物联网项目接近3/4的比例。

工业互联网IIoT本应从“点”开始燎原,工业4.0“凉凉”?

虽然大多数物联网项目失败了,但64%的受访者认为从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让他们加速了IoT投资。

工业互联网IIoT本应从“点”开始燎原,工业4.0“凉凉”?

实施物联网项目成功的组织有着相似的共性,他们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更积极和开放的引入物联网生态合作伙伴。

工业互联网IIoT本应从“点”开始燎原,工业4.0“凉凉”?

60%的受访者强调,物联网项目往往在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实际却比任何人预料的都要困难得多。

与上一比例接近,61%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仍然停留在表象阶段,还没触及IoT价值的本质,但这反而意味着未来机会无限。

可见,该报告并非针对工业4.0,也不足以推断出工业4.0“凉凉”的结论。

工业4.0的愿景,在短期内可能面临各种纠结和挑战,从长期角度仍应坚决看好。

虽然文章的结论不够严谨,但该文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热炒与吹捧之后,迟早迎来寒冬。

“冷”是常态。

2000年,彼时的华为正高歌猛进,年营收创下220亿元,位居中国电子企业百强之首。就在此时,任正非写下了名篇《华为的冬天》——任正非的忧患和危机意识浸润了这家公司数十年,他们早早就在考虑,万一人家断了我们的粮食怎么办?明天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与之类似,无论是工业4.0还是工业互联网IIoT,不必纠结于概念,都最好主动降温,而不是被寒冬撞上。

工业互联网,是从“面”上颠覆,还是从“点”上燎原?

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路径,确实存在误解。在企业内部实现设备的广泛互联互通,很难一步到位。

大谈颠覆,最终往往被结局打脸。

此前一些人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规律有一些认知误区,以为IIoT可以迅速铺开,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的普及速度堪比发射火箭。

当观察到GE的Predix“操作系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盲目踏空,并忙不迭的及时止损之后,由于火箭瞬间“蒸发”的前后落差较大,这些人又开始“唱衰”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IIoT。

好在,更多的人理性客观的意识到工业互联网并不是一蹴而就,而其实是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开展落地应用。

因此我们看到很多企业从云端穿透到边缘,脚踏实地的在最靠近现场的边缘侧下功夫,使得工业互联网的各种分析与应用在经济上变得更加可行。本文也会呈现一些最近的实例,供感兴趣的你参考。

在呈现实例之前,更值得关注的是工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问题。

工业互联网往往是硬件与软件搭配,到底怎么去赚钱?大家都想走上人生巅峰,从硬件的一锤子买卖,做到靠软件的可持续盈利,但这路该怎么走?

这些问题如果都有统一答案,工业互联网也就不会那么有魅力了。

工业互联网IIoT本应从“点”开始燎原,工业4.0“凉凉”?

从现阶段来看,工业互联网的硬件产品是小量多样的长尾市场。追求硬件利润的同时,很难赚取海量数据,这种商业模式经过多年的验证。

如果按部就班的按照这种商业模式推进,稳妥的确是稳妥,但是成长的天花板太低,往往陷在项目制的轮回中,无法自拔。

看到这种商业模式的短板,很多企业开始了转型的艰难之旅。

与此呼应,最终用户也开始希望不是在IIoT云平台上,而是在工业现场就能开展对运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主要的好处包括:

如果您对该产品感兴趣,请填写办理(客服微信:xiaoxiongyidong)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