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联网中,如何寻找到某一个特定的物联网设备并且对其发送操作指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问题。[IPv6与物联网]。得益于IPv6技术的成熟运用,物联网可以实现某个设备的精准控制。
部署问题迫在眉睫
IPv6意为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六版,是英文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的简称,是IPv4的替代版本。全球IPv4地址已于2011年2月分配完毕。自2011年开始,我国IPv4地址总数基本维持不变,截至2017年12月,共计约有3.4亿个。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人入网络,IPv4网址匮乏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不仅如此,IPv4还存在着性能不足、不够安全等技术缺陷。
IPv6地址的表达形式采用32个十六进制数,由一个64位的网络前和一个64位的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主机地址通常根据物理地址自动生成,称为EUL-64(或者64位扩展唯一标识)。IPv6可以支持更多级别的地址层次,允许协议进行扩充,并且实现了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IPv6不仅能解决IPv4地址短缺的问题,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减少处理器开销,并节省网络带宽,能够更好地支持移动通信,促进互联网多媒体应用的发展。
世界各国均已意识到了部署IPv6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纷纷出台IPv6部署战略。欧盟、日本、美国、韩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更是前瞻性地提早布局了IPv6。欧盟于2018年发布了《欧洲部署IPv6行动计划》,美国于2010年9月发布了IPv6行动计划,韩国也于2010年9月发布了《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促进计划》,加拿大于2012年6月发布了《加拿大政府IPv6战略》。
相比美国等国家,我国人均只有0.6个IPv4地址,因此也更渴望IPv6。早在2003年,我国就发起了第一个IPv6项目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搭建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的试验平台。此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IPv6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斤、国务院办公斤印发的《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中把推进IPv6部署上升为网络强国计划的一部分。《计划》中指出,到2020年末,市场驱动的良性发展环境日臻完善,IPv6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超过50%,新增网络地址不再使用私有IPv4地址,并在以下领域全面支持IPv6:国内用户量排名前100位的商业网站及应用,市地级以上政府外网网站系统,市地级以上新闻及广播电视媒体网站系统;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排名前10位的内容分发网络,排名前10位云服务平台的全部云产品;广电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及业务,各类新增移动和固定终端,国际出人口。到2025年末,我国IPv6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平滑演进升级,形成全球 领先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业体系。
根据 APNIC Labs公布的数据,載至2018年1月,全球IPv6用户普及率排在前10位的国家(地区)依次是比利时、印度、徳国、美国、希腊、瑞士、卢森堡、英国、乌拉主、葡萄牙。中国IPv6用户普及率为0.39%,排名67位。全球IPV6用户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地区)依次是印度、美国、德国、日本、巴西、英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马来西亚。中国排名为第14位。
万物互联必经之路
物联网的发展为IPv6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IPv6也是万物互联的必经之路。
从技术上看,实现万物互联的美好愿景,除了需要特殊的设备,如传感器等,还需要为每个“物”设置一个IP地址。由于Pv4已经枯竭,海量智能设备对地址的需求却日益增强。所以,有人说物联网最大瓶颈是IP地址缺乏。退一步讲,即使地址充足,IPv4技术也不能满足未来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需要,这是由IPv4技术本身的缺陷造成的。例如,现在互联网的移动能力不够、网络质量不能满足物联网的特殊需求、安全性和可靠性不强等。
IPv4向IPv6过渡的方案主要有3种,分别是双栈、翻译和隧道。双技术可以实现网络设备同时支持IPv4、IPv6双协议,两套协议互不干扰,翻译技术可以让已有的IPv4用户和服务能够与新的IPv6用户和服务的互联互通;隧道技术用来解决Pv4和Pv6共存网络中的穿越问题。这3类过渡技术基本涵盖了所有的IPv4向Pv6过渡的场景。
基于IPv6的物联网关键技术主要有IVP6、6LO WPAN、RPL路由协议,以及CoAP协议等。相较于IPv4技术,IPV6技术具有如下优势可以助力物联网的发展:巨大的地址空间、地址自动配置(即插即用)技术提高服务质量(QoS)、提高安全性、IPv6对移动通信的支持、扩展灵活、IPv6对感知层的支持。可以说,作为基础网络技术,IPv6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