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千层云服务器 > 正文

今天,微软又搞了个大新闻。




正式发布Windows 365。用微软CEO纳德拉的话说,我们以Windows 365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类别,Cloud PC。




Windows 365能干嘛?




简而言之,就是为企业,提供了云端Windows 10Windows 11。让员工,可以通过个人或公司,带屏幕、能上网的,移动设备或者PC、Mac,远程使用Windows。而企业所需要付出的,和Office 365一样,按照每人/每月订阅付费。




再说直白点,就是云PC。这个概念,在国内大家都不陌生。




全球疫情背景下,大量企业提倡,员工远程办公。甚至部分科技公司,还允许员工永久远程办公。在微软的调查中,73%的员工,希望远程办公,这种灵活的方式能够继续。




但企业IT管理没地方哭去。远程办公,员工入职、离职电脑怎么配置?在家办公,企业数据安全怎么管理?远程团队,如何协同高效工作?




微软给出的答案就是,Windows 365。







Windows 365基于微软云服务,能用完整版的Windows 10或者Windows 11。有商用和企业两种版本选择。




单个Windows 365云PC,可以选单核CPU、2GB RAM和64GB存储,最高可配置到8核CPU、32GB RAM和512GB存储,大概是21999的16寸Macbook Pro的配置。微软为企业用户,提供了12种不同的配置组合选择。




对企业IT来说,在有了Windows 365之后,远程工作就更轻松一些。




可以直接通过云端部署、更新和管理,员工拿到配置之后的账号,就可以直接在不同的设备上登录办公,比如说Mac、iOS、Linux或者Android。另外,企业设备安全,数据、信息能够得到集中管理,而且操作系统本身基于云端,也能时刻保持更新。




但其实,云PC一点都不新鲜。




就微软自己而言,已经推出的云游戏服务xCloud,本质上就是云PC的一种。让低端设备,通过应用或者浏览器,访问云端的游戏主机,体验3A大作。正式推出的xCloud,在5G网络下,《龙与地下城:黑暗联盟》这样的游戏,跑个30帧并没有太大问题。







早在2013年之前,微软操作系统部门,就在开发一个代号为“Arcadia”的项目。通过串流,让任何设备都能够畅玩游戏。微软还在Windows Phone上测试过Halo,Lumia 520的体验延迟,能做到50毫秒以内。




而聊起云PC,国内的阿里、华为,就不困了。




在阿里,它叫“CC(Cloud Compute)”。




去年云栖大会,阿里发布了“第一款云电脑”无影。借助一个名片夹大小的C-Key,连接上显示器和网络,就能够随时随地开始工作。







与微软强调远程办公体验不同,阿里无影更关注的是算力。无影的C-key配备了2.4G/5G的MIMO天线,保证网络连接情况下,能够做到2K@60HZ画质,70毫秒的延迟。




算力上,单个无影可以扩充到104核CPU和1.5TB存储,这可比Windows 365提供的配置要高的多。同时,还支持Windows/Linux多个系统的无缝切换。




无影的能力,阿里举了一个例子。




刺杀小说家》大家都看过,其中超过80%的特效,是无影完成的。《刺杀小说家》电影拍摄完之后,因为疫情,特效工作被分散到全国各地,没有足够算力的设备,没办法高效工作。







最后,特效公司墨境天合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无影,进行远程特效制作和渲染,利用云端算力,解决特效制作协同配合、渲染时间长等问题。




华为重新定义个人电脑的时间,比阿里无影还要早一年。




通过华为手机,投射到大屏,用数据线连接外设,便能够运行华为云电脑上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使用的时候,所有的计算都在云端完成。2019年,华为提供了按月和按需两种付费模式,也有5种配置组合供用户选择。







华为的受众更偏C端,主要还是面对那些,使用华为智能手机的商务用户。借助5G网络,连上虚拟机,实现随走随用的体验。毕竟这年头,大家钱包都可以不带,但不会不带手机。




不过华为云电脑这种VDI解决方案呢,其实不一定非要用华为设备,国内也有达龙云、极云普惠,这样类似的云电脑解决方案。







说了这么多,大家也能明白,微软Windows 365,其实也是一个类似VDI的远程解决方案。微软对其进行打包、整合,让企业用户能够通过一个账号,就能够在不同设备的上进行使用。




但有三个问题,Windows 365在推广过程中会遇到。




首先就是网络连接。




虽然5G网络已经逐渐普及,大家家里的宽带也年年升级,但云PC的访问稳定性,还是会面临来自网络的挑战。







许多上一代的设备,并不支持5G移动网络或者如Wi-Fi 6这样最新的技术。同时,微软云服务在中国的访问速度,用过的说不算快。这就会为远程办公带来挑战,不同网络条件下,网速、网络延迟都会影响用户体验。




随着疫情逐渐常态化,商务人士开始走出家门,在移动场景下,比如高铁、咖啡厅,网络条件受限,也会让商务人士在工作处理上遇到挑战。由于数据是在云端存储,如果这些场景下,还需要携带一台传统Laptop或者平板电脑,进行临时性工作,那么Windows 365的意义就不大了。




另一大挑战就是数据安全。




Windows 365的使用,意味着员工所有的数据都将交到云端,这就涉及企业数据安全和员工个人隐私问题了。虽然,微软号称企业IT管理员将掌握这些数据,并且微软云服务一直自认在数据的保护上,优于那些电商做云的企业。







但毕竟这些数据是,存在微软数据中心的硬盘上。日常办公数据可能无关紧要,但财务数据、技术研发数据、员工隐私数据等等,这些都有有可能暴露在无影灯下,让企业再也没有所谓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从企业IT管理角度,员工离职旧设备回收,是对数据安全最直接的保证,IDC的数据安全管理,本身就是的一个很大的挑战。




最后,就是Windows自身营收的左右互搏。




现在看起来,全面云化的微软,是有做好舍弃自己在Windows上,稳定收入的打算。Windows 365如果成功的在世界500强中,大规模推广普及,带来的是企业在,PC设备更新迭代速度的减缓。







这将直接影响,微软在Windows OEM授权方面的营收,也将有可能影响到整个PC市场的出货量。或许未来卖的最好,又会变成上网本,潮流就是一种轮回啊。




这个场景多像几年前微软宣布推出Surface的时候,OEM说你不能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自己开发Windows,同时又研发Windows PC。




而随着Windows 365的推出,微软连运动员都不想当,主教练直接下场比赛。




最后的最后,如果上云趋势不可挡,我想知道,Windows 365会不会蓝屏?


如果您对该产品感兴趣,请填写办理(客服微信:xiaoxiongyidong)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